--从“谁主神明”问题讨论引发的思考
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的方法论
1.真实是创新的基础
只有创新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要研究中医学的创新,从方法论上应该掌握如下三点:一是对中医本质规律的深刻认识,也就是中医学是一门什么科学,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研究才不会“跑题”;二是对其发展方向的把握,要尊古而不泥古,才能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三是对其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量变速度的洞悉。
2.正确对待和处理中医学研究中的几个关系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是“中西医并存”、“中西医并重”,产生了“中医学”、“西医学”和两者结合的产物“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怎么研究,运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是一条重要途径。回顾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历程,我们需要进行反思,以免进入误区,不致于使研究结果事与愿违。为此,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实体模型与唯象模型的关系:中医学是唯象模型,研究的是人体的功能体系,而不是西医实体的解剖学。此次“心”与“脑”之争,是以实体解剖学定位来研究中医的功能体系,走进了误区。中医学虽也有实体解剖学的内涵,正如前所述,它已经完全淡化和异化了,显然不是研究中医藏象的主要内容。在藏象研究中要把解剖形态学定位转变为功能定位,才可能有新的发现。
(2)现代化与西医化的关系:要使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同步发展,与时俱进,必须根据其本身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吸收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单纯“以西解中”来研究中医,其结果只能把中医学变成西医学的辅助医学,是“西医化”,而不是现代化,中医学也不可能创新和独立发展。只有运用中医学术思想指导中西医结合研究,才有可能发现新物质,并为现代医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3)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的关系:动物实验医学的兴起,使医学从经验医学时代进入了实验医学时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中医学是通过千百年来临床实践的总结而形成的一门科学,属于经验医学,为了使其能加速发展也必须引入实验研究。但有些“大鼠点头”了,而临床“病人未必点头”。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必然应以临床实践为主。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密切结合,相互补充,才能更全面,特别对心身疾病的研究更应如此。因为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相结合的一门科学。
(4)中药单体与中药复方的关系: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中药复方的配伍研究应说明药物组成原则,主要有效成分是什么,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是什么。通过研究如能回答这三个问题,就会被中医和西医所认可。
3.中医学发展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维模式
(1)中医药学现代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应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个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提高了疗效;二是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结合,扩大了中医辨证的内容,为中医诊断和疗效判定提供了客观化实验指标;三是中西药配合,根据中西医各自的理论选用中西药,达到了标本兼治、减毒增效,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这在防治“非点”的斗争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中医理论的实验研究应以功能系统为主轴,在与临床有效结合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藏象、四诊八纲、气血、治则、经络等的理论探讨,可望有新的突破。
(2)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维模式:由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横向科学的诞生,为作为唯象模型的中医学功能体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中医学的整体观是其研究的思想基础。可从人体系统组合、信息传递、自控调节、功能体系变化、证的外在表现等五个环节进行系统的研究。
系统性组合: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所谓系统,“可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元素(部分)的复合体”。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整体性和系统内部分(元素)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作用。系统是由部分构成,而系统却具有部分在孤立状态中所没有的整体特征;由于系统内部若干元素处于某种关系中,使得元素在这种关系中的行为与另一种关系的行为不同,才使系统呈现不同部分的整体特征。系统的本质即整体与部分的对立统一。此种辨证关系反映在方法学上,则为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分析和综合的结合——各个部分的分解和所有这些部分的总和、总计。这里所说的总和、总计,并不是部分简单相加的意思,而是这各种各样关系的全部总和,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列宁:《哲学笔记》)。人体系统各种功能是各层次与层次之间运动系列。疾病发生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即层次内部与层次之间的变化,应从系统论的观点,并把人放在自然和社会这样一个更大系统中去观察和研究,把机体的整体性与环境的统一性结合起来,才能对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观点。
信息传递:信息论是研究各种信息传输、变换和处理系统共同规律的科学。信息是通过信号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信息与物质、能量三位一体,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控制论的基础。人体生物信息如遗传信息、神经递质、激素、环磷酸腺苷(cAMP)等的信息,通过控制论反馈的机制对物质代谢和功能进行调节。中医学的研究要充分利用生物信息系统寻找人体内各组织和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研究功能学变化的规律。
自控调节:生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够自我调节,维持机体的动态平衡。人体的控制系统就是信息变换过程和反馈原理。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过程的代偿和失代偿的机制,研究其始动因与结果的关系。运用控制论对中医的研究可广开思路。如:反馈原理与脏腑的相生相克、一脏多能、一脏有病辅以它脏治疗;信息调节与经络学说,可把“气血”看成是信息及其载体,经脉和络脉是信息的通道,穴位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端,联系内外表里,沟通、协调、平衡等;黑箱理论与辨证施治,可通过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变化了解证与治的联系,也可以通过神经控制向生理学和心理学渗透,以及感觉生理学、心理物理学、心理思维学等研究的发展,揭示大脑“黑箱”之迷;同构理论与五行学说等。
功能体系变化:在人体内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自我调节,落实在维持人体功能体系的运行,表现在组织结构的完整和物质代谢的正常,通过生理功能的表现和物质代谢产物的检测得到反映,同时也反映了其信息和调控系统的变化。
证的外在表现:中医是从“证”认病。因此证的实质研究是中医生理和病理生理的核心内容,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理论。有人把证概括为:“证,即人体的功能状态,亦即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可以揭示疾病阶段性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所构成,而对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说明“证”是人体在正常调节下的功能状态,代偿和失代偿的一种动态的病理变化,一种外在的表现。证的异常表现反映了上述五个环节的失常,可结合疾病证的表现,从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病证结合,探讨其失调变化环节的机理。
上述的五个环节有着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环行变化。
它是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之上,与现代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基因表达与调控网络系统密切相联。只有把传统的、古老的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重新构建医学体系,才能实现中西医结合。
4.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定位
中西医结合的形成与发展,可追溯到唐容川具有影响的代表作《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发表,即从1884年算起,到今天已有119年的历史了。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走了不少弯路,值得总结和反思。此处只想从中西医结合的定义谈一下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及其在发展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西医结合的定义: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此定义用研究、比较、吸取、创建和服务,概括地说明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的,并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整体医学。
(2)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任务:中西医结合虽是研究中医和西医及其结合的一门医学,但它仍属于中医范畴,是以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方法学。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双重任务:一是研究中医、发展中医。它首先引进了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使中医学在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沿着其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发展,促使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同步发展,即中医现代化,这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论证阶段”;二是通过研究中医和西医的特点,寻找结合点,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发展和完善整体医学,这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的高级阶段。当前,要从临床入手,在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扩大和深入研究病证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结合、中西医药结合的病理生理学的机制,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新的物质,解读其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中西医结合完善之时,即整体医学成熟之日。
中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学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教育。21世纪要求三种类型的人才:即一专多能型、智能型和创造型。衡量的标准应该是:掌握知识高精而广博,视野高瞻而有物,心胸博大而务实,身心健康而善养,智能、技能多样而巧用,掌握最新信息而有创新。在此大目标指导下,中医学培养什么样人才,将直接关系到中医学的前途和命运。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是姓“中”,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力戒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状况。
1.中医学培养的目标
根据学制不同,要求不一。三年制可中西医各半,主要为基层培养乡村医生,能运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常见病,由“国办”要逐步过渡到由社会力量办学来完成。五年制本科主要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以中医大内科病证为主,突出中医特色学科,以西医为辅,了解西医基本理论和诊疗技术,使学生毕业后能应变临床需要。七年制(本硕连读)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在加深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扩展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并增开人文学课程,培养抽象思维能力。至于博士高级人才的培养,应是综合型、研究型人才,在硕士生要求的基础上,中西医基础和人文学知识更丰富,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独立进行科研。
2.中医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
减少科目,删除重复,对中医院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解构重建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开设人文、理工和现代科学技术课程。
教材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通过教材来实现的。主要删去反复重复的内容,增加反映中医学研究新进展的新内容,使中医学教材充满生机和活力。
3.教学方法
改变目前刻板式的教学,采取重点讲授、“启发引路—自学讨论—总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采取“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安排,使学生早日接触病人,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
4.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
目前全国已有不少中西医院校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专业或临床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学制有三年、五年和七年。其培养目标根据学制而有所不同,基本上与中医学的要求相同。中西医结合专业主要以办七年制为主。与中医不同之处,除打好中、西医两个基础外,要加强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以及中西医结合方法论的学习,为基础和临床中西医研究开阔思路。强化外语学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成为研究型人才。
中西医结合课程设置,采取“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即中西医两个基础课要分开讲,临床课中西医病证结合一起讲。教学安排中避免中西医两个理论体系相互干扰,可采用“西学中”的路子,即先西后中。
中西医结合教材建设任务很重,在探索阶段教材不求统一,鼓励百花齐放,通过多年实践后再总结,逐步成型。为了适应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要求,中医和西医基础课程在现有的基础上,教材应该重编。中医基础要纳入新的研究内容,西医基础要反映与中医联系的内容或单开辟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中西医结合讲座。中西医结合临床教材,要突出病证结合,从同病异证的中医理论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博士的培养要总结经验,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使其真正成为精通中西医理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一门外语的研究型人才、国际型人才。
中西医结合博士的培养,当前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学生来源于中医或西医,各自相应的西医和中医基础不足,必须要互补,不能一头轻一头重;二是中医研究应密切与临床结合。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甚至临床疾病的研究)多是做动物实验,缺乏与临床结合,失去了中医临床经验的感性理解,往往所采用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病证并不一致;三是绝大多数课题是中药研究,什么药治什么病作用机理的探讨,即便研究的“证”也是拿中药作佐证。研究中医藏象、气血、证等课题很少,其中主要原因是研究难度较大,即使得出结果歧异性也较大。但长此下去有“弃医存药”之嫌。